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添加到主屏幕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色的政治家,之前我们已经无数次地领教过了。政治家考虑问题的角度从来不会是个人情感,抛弃个人爱恨情仇是成为政治家的基本素养。政治家的行事导向始终是利益。
李巨川必须死的原因,是韩建不能死。
韩建是许州人,世代从军,秦宗权初据蔡州时,招兵买马,韩建应征入伍,渐升为低级军官,后来与老乡“贼王八”王建被慧眼识珠的杨复光选中,编入“忠武八都”,赴难京师。杨复光死后,韩建无依无靠,投奔了在蜀地的僖宗流亡政府,后跟随僖宗返回长安,被委任为华州刺史。
当时的华州历经战乱,户口流散、百废待兴。韩建虽然是行伍出身的没文化的大老粗,却能尽心劝课农桑,亲自披荆斩棘,开垦荒地,还因地制宜地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,并且经常深入群众,访查民间疾苦,不出几年,流民渐渐归附,华州又变得军民充实,经济繁荣。当时人们将韩建与荆南成汭相提并论,并誉为“南郭北韩”(当时成汭使用的是化名郭禹)。
之后,又被提升为节度使。
韩建治理华州近二十年,颇得民心,群众基础很深,兵精粮足,城池坚固,此番是不战而降,诚心归附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朱温强行杀掉“模范干部”韩建同志的话,势必引起华州镇国军和同州匡国军的强烈反弹,老百姓会埋怨朱温残暴,官吏寒心,将士恐惧而又怨气横生,朱温在此地的统治基础将荡然无存,也将大幅增加朱温的政治成本。
所以,为了在华州站稳脚跟,朱温决不能动韩建。既然韩建不能死,那就只能找个替罪羊了,李巨川是韩建主动推出来的,那就是他了。
韩建说自己不识字,不是谎话,也不是实话。他曾经不识字。在华州期间,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,让人在器皿、床榻家具等物品上贴上字条,用今天我们学外语的方法来认字,“视之既熟,乃渐通文字”。
不仅自学文字,还学习了音律、历史,早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儒将了。所以推说自己不识字,是强行甩锅。
至于李巨川,死得也不算冤枉,罪有应得。史籍记载他“日夜导建不臣”,当然这也是韩建的甩锅,然而那篇令人作呕的《勤王录》却如假包换地出自李巨川之手,再也无法得到平反。
韩建的聪明之处在于很会公关,如上文所说,他展现给天下百姓的,永远是一副十大杰出青年、三八红旗手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、劳动模范、优秀干部……的光辉正面形象,口碑甚好。而至于参与关西集团的种种悖逆行为,基本都是躲在幕后,从不抛头露面,并且总会适时地与关西逆党划清界限,还能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博取同情。
即便曾把昭宗扣留在华州,制造“十六宅惨案”,事后却能册封太傅、进封许国公(昭宗封颍川郡王,韩建固辞王爵,于是改封国公爷)、赐丹书铁券免死金牌、赐御笔亲题“忠贞”二字、昭宗亲自为他画像、赐号“资忠靖国功臣”……
韩建应该是公关行业的祖师爷。
朱温比韩建的年龄大,却把韩建尊为兄长,对他无比礼遇。在华州经营消化了一段时间后,渐渐稳住了华州局势,于是朱温对韩建推心置腹,说道:“哥,您是许州人,这样,弟弟我送你个人情,让你风风光光地衣锦还乡,回家乡显摆。”
朱温任命韩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,派军队强行护送他赴任。提拔前商州刺史代理华州刺史,调许州忠武军节度使赵珝(赵犨三弟)为同州匡国军节度使。
同华二州的稳定,是朱温争夺长安的基础。现在,经过一系列人事任免之后,同州匡国军、华州镇国军也完全被朱温控制。
朱温距离长安越来越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