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爱去小说网 www.aiqutxt.com,最快更新逆水行周最新章节!

    巴东城东郊,东湖西侧湖畔,水军营寨造船场内,三个巨大的矩形水池已经干涸,三艘尖底大船如今正静静地停在池底木架上,许多工匠正在对船身及船底进行检查。

    这种池子叫做船坞,船只建造及修理时的工作平台,原本要到宋代才出现,已经是黄州水军造船场常见的建筑,得益于船坞的出现,建造和修理船只的速度都加快了许多。

    这里的船坞都是掘地为池,有的船坞还搭起活动顶棚,不怕风吹雨打,无论是刮风下雨都能在其中进行造船,船体建好之后将顶棚移开,便能够立桅杆。

    如果情况紧急,晚上也能点着火把赶工,当然这时候就要小心一些,免得走水来个火烧连营。

    黄州总管、西阳王宇文温,站在一座船坞边上,仔细看着坞里一艘大船,这是工匠们绞尽脑汁制作出来的成品,凝聚了不知多少人的心血,如今远航归来,多了一份沧桑感。

    叮叮当当的声音不时响起,一些船工拿着凿子和锤子,在船身两侧及底部敲打着,他们是在除去附着在船身、船底的藤壶、贻贝。

    船只在海上航行,会被藤壶贻贝等生物附着,这些生物在船身外部安家繁衍,久而久之会让光滑的船身变得粗糙不堪,导致船速明显下降。

    不要说木船,即便是后世的钢铁船身一样逃不了被寄生的厄运,所以出海归来,船只最重要的保养项目之一,就是将船身上附着的藤壶、贻贝铲除。

    虽然入海不过月余时间,但这三艘船水线一下已经看得见细微的凸起,若不能及时清除,日积月累就会变得越来越多、越来越粗糙,直到整艘船长出“络腮胡”。

    宇文温在一旁围观了片刻,走上船甲板进入船舱里继续参观,虽然这艘船建好时他就上来看过,但此时再看却别有一种感觉,毕竟是这些船给他运回来了黄金白银还有硫磺。

    历史上在唐代才成熟的水密隔舱、榫接(夹胶)钉合、多孔舵板等造船技术,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雏形,如今全都应用在这三艘船上,然后推广到水军战船。

    当然他本人是不会实际的造船技术,造船靠的是“外援”。

    黄州位于长江中游,船工基本上没有制造海船的经验,所以宇文温动用各种手段,从陈国请回来几位技艺娴熟的造船工匠,作为建造新船的技术指导。

    船型首尖尾宽两头翘,尾封结构呈马蹄形,两舷边向外拱,有宽平的甲板,有连续的舱口,舷侧用对开原木厚板加固,强度很大。

    船首舱是活水舱,也叫防摇舱,随着船首的上升或者下降,活水舱里的水可以流入或者流出,减少船的摇摆,而船尾平衡舵的舵板上开有成排的菱形小孔,所以操纵起来十分省力。

    整个船身是以榫头和铁钉并用联接而成,两舷和船隔舱以铁钉成排钉合,铁钉共分两排,上下交叉钉成,这种重叠钉合的办法,称为人字缝。

    捻缝技术也有创新,填入缝隙的捻料由石灰、桐油混合而成,然后还将麻丝反复槌捣之后掺在其中,这样所制捻料的填充、隔水效果很好。

    新船采用的最重要技术,就是水密隔舱,这实际上是一种船舶结构,为中原造船技术的一大创举,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割开来,变成互不相通的舱区。

    一旦船身受损导致其中一个隔舱进水时,其他隔舱依旧完好,这样能保证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